为什么狗狗驱完虫还有虫?
其实驱虫药的原理就是让虫子没有食物来源,这样就会使寄生虫饥饿直至死亡,但是一般使用药物后一周左右才能够起到效果而且有些体内寄生虫会进行二次发育来适应药物所以会出现有虫的情况。 另外由于很多主人没有定期给狗狗驱虫的习惯,或者是对驱虫药物不了解,导致驱虫不及时、不对症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对于已经感染了寄生虫的狗狗来说,还需要再使用一次驱虫药,然后间隔一周后再用一次巩固作用即可预防再次感染。
一般来说幼犬两个月大时就需要开始体外驱虫了,而六个月以上的成年犬每个月都需要做一次体内外驱虫处理,而在季节交替和宠物容易感染寄生虫的时期建议加大剂量增加使用频率,比如春季就可以每周进行一次驱虫,秋季可以每两周一次;冬季因为温度较低寄生虫活动较少可以一个月一次,而夏季因为天气炎热可以15天一次! 对于经常出家门遛狗的朋友建议把驱虫时间提前到每周一次,在外出遛狗的过程中很容易感染寄生虫,特别是那些不常洗澡又喜欢趴在草地上的狗狗更是容易中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体外驱虫滴剂是直接涂抹在狗狗身体上的,但并不表示它就不需要避开眼睛以及嘴巴了,毕竟这些部位也是会吸收药物的,尤其是狗狗舔舐自己的习惯更需要格外注意! 体内驱虫则是三个月以上健康的狗狗才可以服用,服用前同样也需看好说明书,如果狗狗体质比较差最好先咨询医生确认好再喂食也不迟!
一般我们所说的驱虫,指的是体内寄生虫:蛔虫、绦虫、滴虫、球虫、钩虫、鞭虫等等,要清除或者减少以上全部寄生虫,至少要2~3 种不同成分及功能的驱虫药轮番使用,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能只用一种驱虫药的原因,而且犬猫体内寄生虫的感染一般都是混合感染。
其次,大多数的驱虫药对幼虫或者虫卵是没有杀灭作用的,他们只能杀死正在工作和汲取营养的成虫体,当被杀灭的一批成虫体被消化后,体内发育好的幼虫会继续替代成虫体进行生活,这时再重新进行下一次驱虫。所以驱虫必需要连续两次(中间间隔21 天),这样做的目的是杀死上一次驱虫后没有完全杀死的成虫及已经发育好的幼虫。
最后,有些感染源目前的医学上没有合适且有效的办法去消除。如果照x 光发现有蛔虫在脑部或者眼睛,一般只有两种结果,一个是死去,另一个则是永远留下来,并且不继续生长发育。当蛔虫钻入肺部时,有些免疫低下或者年龄比较小的宠物,蛔虫会包裹水囊长期在肺部生活,并且与外层正常组织隔离,药物及免疫系统将无法接触到蛔虫,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蛔虫破囊而出,继续破坏周围组织,所以,有些蛔虫病反复发作实际上与宠物本身的免疫力有关。当狗狗感染滴虫时,治疗一般需要15~30 天。严重的感染,疗程甚至需要达到60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