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是哪年发现的?
1976年8月,美国俄亥俄州发现第一例犬瘟热病例,随后该病迅速蔓延到全美乃至整个北美地区。 1978年,法国同样报告了类似疫情,但直到1985年才确定其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 CDV对热敏感,30℃以上时易死亡[4]。有囊膜,圆形,多形态,直径60~120nm,由单层脂质膜构成,内有螺旋状核蛋白体及RNA。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病毒粒子包埋在富含脂蛋白的外壳中,形成“空心”颗粒,表面有刺突,可能具有黏附功能。病毒粒子进入细胞后,脱去外壳,成为核心,再侵染其他细胞。
根据病毒表面的蛋白抗原不同,CDV可分为A、B、C3个血清型;而不同的血清型又可有不同的亚型,如血清型的B亚型又有B' 和 B"等亚型。血清型的划分主要依据毒株感染的宿主范围和致病性,一般认为,B亚型较具毒性,感染范围也最广,几乎所有年龄的犬均易感染,而A亚型仅能引起年龄较大犬发病,C亚型则仅感染幼龄犬。不过,上述分型方法只能区分病毒的群体,不能明确区别毒株间的遗传差异,目前主要用于疫苗研发和免疫程序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