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警犬始于哪一年?

盖娅慧盖娅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43年,延安保安司令部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警犬队——晋绥边区联防军保卫团警犬队。 抗战时期,为了在敌后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向日军后方袭击,我党建立了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这支部队在百团大战中曾重创日军,因战绩卓越而被授予“威震敌胆”的荣誉称号。但这支被赋予了如此光荣称号的部队,最初却是由一帮“没枪杆子”的人组成的。 抗战初期的延安,由于日寇轰炸和封锁,物资供应极度匮乏。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八路军总部的机关人员大多依靠吃粗粮、野菜和熬小米粥来充饥。为补充军用粮草的不足,边区政府在延安以南、以西地区实行了精耕细作和兴筑水坝、引水上山等工程,保证了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供给。

但即便是这样,军队仍然面临巨大的物资困难。比如,为了制作一枚手榴弹,需要消耗6斤棉花、2斤布、5斤烟草,而当时这些物资都很难从国统区运进延安。为了解决弹药和武器制造的原料问题,1942年,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以南的南泥湾开垦荒地,种粮种菜。同时,还组织军队和老百姓挖掘水井,饲养家禽和家畜。

在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中,一支特殊的队伍成立了,这就是由200多人组成的延安保安司令部警训班。这个班的主要任务是训练警犬,从而为我军在作战中提供重要协助。 据一位参加南泥湾大生产的老人回忆,当年警训班的教官是苏联特种兵,他们一共训练了8只警犬,其中7只是德国牧羊犬,还有1只狮子狗。这些警犬分别被命名“华兴”“中兴”“复兴”“胜利”等,表示着中国抗日战争必将胜利的寓意。

不过,由于缺乏与日军实战的经验,这些警犬在南泥湾没有发挥太多作用,而在延安保卫团成立之后,它们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

鄂祺文鄂祺文优质答主

1950年3月,中央公安警卫师从东北调来第一批军犬13头,用于给中央警卫员做警卫工作。同年5月和6月,在东北地区警卫部队开始组建警卫犬队,当时称为“军警犬队”。在此基础上,中央军委警卫局于1957年在北京正式组建警卫工作犬队。60年代初,根据中央“三五”建设计划,在北京警卫犬队的基础上迁至河北保定组建中央警卫局工作犬队(后划属部队建制,称中央警卫局军警部队),为全国公安和部队及有关单位繁育和培训军警犬。自此我国军警犬训练事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公安部于1959年在黑龙江哈尔滨铁路警察学校组建警犬训练队,在沈阳组建警犬繁育场。1978年以后,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警犬工作。

我国使用的工作犬种以德国牧羊犬为主,其次是俄罗斯牧羊犬、罗特威勒犬、杜宾犬、灵缇犬和寻回犬。用于警卫工作的犬种有狼狗、大丹犬和纽芬兰犬。用于导盲的是拉布拉多犬和金色寻回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