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出现便血怎么办?
幼犬,尤其是没有打过疫苗和做过驱虫的幼犬,出现便血情况,首先需要排除是否传染性疾病导致! 一般常见于细小病毒和黄白痢(狗狗感染寄生虫后腹泻的一种形态) 如果粪便中带有未消化完全的乳食或者毛发,建议及时带到宠物医院检查。 如果已经过了适应期、接种了疫苗且做了驱虫的成犬,出现便血的情况,那么病因就比较多,比较复杂。 胃肠道疾病(急性胃炎、胃溃疡、肠道梗塞等)、传染病(如狗瘟热、传染性肝炎等)、胰腺炎、食物中毒等等都有可能引起狗狗便血。
如果大便带血同时,伴有剧烈呕吐、精神差、食欲差等症状,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胃肠道炎症、消化道溃疡或梗阻等问题。 这种情况,最好尽快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诊断下进行相关检查并治疗。 不过,也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例如食物过于干硬或者的食物不容易消化,都可能造成狗狗胃肠负担,从而出现便秘、呕吐等情况,严重的话,也会出血。
对此,主人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给狗狗喂些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1、急性胃肠炎
这个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吃了变质的生肉、霉变的窝粮以及生冷食物和严重异味的生肉等,临床上狗狗会出现频繁呕吐、拉稀便或水样便、便血、精神沉郁、不食、食欲废绝、重者可能脱水甚至死亡。
治疗:在治疗方面,可使用补液(葡萄糖、氯化钠、碳酸氢钠、维生素等配合注射),庆大霉素抗菌消炎,健胃消食(吗丁啉、多酶片等)等措施,一般经过2-3天的肌注治疗即可康复。在此期间禁食禁水,让肠胃充分休息,可以喂食适量的葡萄糖水。
2、消化道寄生虫病
此病是由于肠道内滋生了蛔虫、绦虫、滴虫、球虫等寄生虫而引起的,临床上会表现为拉稀、便血、长期拉软便、甚至拉粘液和水样便。这种病主要以驱虫为主,一般需要三个阶段的驱虫治疗,中间间隔7天,同时配合调理肠胃的药物和调理肠胃的饮食。
3、伪狂犬病
这个病听起来比较吓人,其实和犬瘟热一样,是属于一种病毒性疾病,这种病对大犬来说抵抗力较强,一般不会发病,但对仔犬和3个月内的幼犬来说病死率比较高,临床上前期会呈现神经症状,后期则容易消化道出血并导致犬类死亡。
治疗:由于是传染病,故无特效疗法,可对症治疗,注射高免血清和抗病毒血清,并注射庆大霉素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4、犬瘟热引起的肠胃炎
犬瘟热引起的肠胃炎也是比较多发的,其主要症状是呕吐、便血、脱水、神经症状比较典型,这种病的危害特别大,病死率也很高。
治疗:由于是病毒性疾病,亦无特效疗法,可注射抗病毒血清、补液(葡萄糖、氯化钠、碳酸氢钠和维生素等配合注射)、注射庆大霉素、黄连素抗菌消炎、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和葡萄糖强心,并喂食调理肠胃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