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心脏病能治疗吗?
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会选择饲养宠物,但有些是抱着养儿育女的心态,有些则是排解孤独寂寞,而饲养鸟类、鱼类或马类等算是高档消费,还有人只是追求时髦或突显身份。但不管什么样的原因,只要是真感情,我们都应该善待它们。但总有一些人因为一时疏忽或者缺乏对宠物的了解,在饲养后出现一系列令人头痛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些动物的急性心脏病。不少人对此很反感,觉得有些动物太矫情。其实,除了猫科动物,不少犬科动物也普遍存在此类“心理疾病”。
其实,不仅仅是狗,一些猫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专家认为,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属于情感障碍的一种,无法事先避免和准确预测,也无法提前消除其发病的因素。作为临床医生,只能在患者发病时进行劝说和教育,努力克服患者心中的抑郁和躁狂,减少此类疾病的发作。
那么,这样的心理疾病是否就无法可治了呢?专家指出,从临床情况看,由于此类病人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当病情稳定后,还应该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防止病情的复发。
药物治疗的目的不在于控制情绪,而在于治疗、预防心脏病。患者对引起发病的情绪因素,仍旧会感到焦躁和气愤。而适当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消除这些急躁和气愤。这些药物一般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少,在服药期间应该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从动物的特质和特征来说,狗属于个性沉稳,但是情绪起伏很大的动物。其发病常常具有突发性,临床上的突然发作又常常让人措手不及,无法预料。有时急性发病的狗在发病数分钟后就可以造成胸痛、心跳紊乱和心律不齐,甚至致命的心包炎和心肌梗死等。而此类疾病发生在猫身上就不同了。
治疗这种疾病,主要还是得靠心理治疗,只要治好病畜的情感障碍问题,其他的身体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对于病情比较平稳病畜,为了预防此类疾病的复发,可在其进食前使用镇静剂,这类药物对消化道系统影响较小。一般镇静剂在使用后,半小时就可以起作用,用药后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同时伴有轻微的头晕,这时候要避免患者跌倒或摔伤,同时要做好安全措施。患者苏醒后,会对睡眠时间过长而感到不适和烦躁,这时要对其给予关爱和安慰,同时也可以多喂食一些适口性好的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效促进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