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咬人是怎么回事?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2-5岁的宝宝常处于多动和好攻击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心理及生理发展尚不成熟,当他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时,经常会用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做出反应。而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做得不够。平时,这些孩子很少受到约束,也缺乏必要的教育,逐渐失去了起码的道德规范和做人的准则。另外,孩子2-5岁时进入幼儿园,过一段时间会出现人际冲突行为。有些孩子天生霸道,缺乏谦让意识,因此很容易与同龄人发生矛盾。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侵犯行为的发生。
咬人的孩子一般有下面几种心态:1、像打闹、拥抱、接吻那样亲密地对待别人。如把自己的脸贴在人家身上,用牙轻咬,认为是和别人亲近。2、由于心理上紧张、不愉快等不良情绪体验而将咬人行为当作发泄情绪的工具。3、少数儿童是因为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希望通过简单的咬人行为表达自己的要求。
作为妈妈,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让他明白用拳脚、牙齿去解决问题是不好的,也是没用的。应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别人自己要做什么或不要做什么。对于年幼的孩子,大人可以利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图画书、动画片,来教孩子怎样和其他小伙伴进行友好相处,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通过说教的形式来进行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