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里面的蓝色是什么颜色?
那是一般日本人无法明白的颜色。
久石让在谈到《龙猫》配乐时这样说。
1988年,《龙猫》的公映,不仅将宫崎骏电影生涯推向顶峰,也奠定了久石让在电影配乐界的地位。这位33岁才推出自己首张专辑的音乐家,日后成为与宫崎骏并驾齐驱的动画大师,所作的音乐被无数中国乐迷追捧。
久石让与宫崎骏初识时,这位动画大神还只是个处男座,在《龙猫》诞生的那年,两人刚好都是四十二岁。
《龙猫》的出现如同一阵清风,将1980年代中期开始笼罩日本社会的阴霾一扫而光。无论是日本还是海外,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由自主地被《龙猫》吸引。上映58天便有1020万人进影院,票房收入115.2亿日元,无论是观影人数还是票房收入,《龙猫》都是当年的日本国产电影第一名。
《龙猫》是一部纯真清新的“乡愁电影”。它并不追求华丽的特效,甚至采用手绘来代替当时刚刚问世的电脑动画合成技术,但却通过最古老、朴素的方式唤起了人们对田园牧歌的憧憬。
有龙猫出没的夜之森,是人们童年记忆中所有美好事物——自然、乡村、父母、亲情、爱情——的载体和栖息之所,而在龙猫的注视下酣然入睡的场景无疑是童心、童性、童梦、童趣回归的象征。可以说,《龙猫》就是一部“儿童拯救大人”的电影,它号召在物质世界失去纯粹、迷失本心的现代人回到自然和质朴的生活中。
影片的配乐将音乐剧与纯音乐巧妙地糅合。当小月带着小梅初到新家,一曲清脆明亮的《となりの山、そとの森》响起时,人们不仅对这清新宜人的乡下产生一种亲切感,那由大提琴和钢琴演奏的《双琴小夜曲》,更使人领略到乡间夜晚那温柔的黑暗、静穆的沉寂和隐秘的幻想,而当龙猫登场,那两乐章“龙猫列车”和“幻想世界”的管弦乐变奏旋律,又把人们带入一个神秘的梦境。
《龙猫》的全部音乐,均以具有亲切音色的中、低音乐器为主,那纯朴的旋律和质朴的音色使人似乎置身于夜的森林里,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归真返璞的安谧氛围。
日本著名影评人岩崎健在专著《宫崎骏电影地图》中认为,《龙猫》的出现,不仅是战后日本国民电影的巅峰之作,而且也是日本国民配乐的重要里程碑。
可以说,宫崎骏与久石让,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动漫与音乐在全球流行文化界的代言与象征。虽然现在两国关系恶化,但在中国,无论是宫崎电影还是久石音乐都拥有无数疯狂的粉丝。
宫崎骏导演的《起风了》,讲述了一位零式战斗机设计师的悲剧人生,作为一部有“政治意味”的电影,不仅在亚洲受到抵制,在美国也表现平平。而久石让所作的配乐却依然在日本、美国等地大受好评。在美国,仅一个“音乐、电影、文化”类视频网站,点击率就高达40万!
日本政府虽无法将宫崎骏与久石让的动画和音乐作为“软实力”来拓展海外市场,但两位大师的作品却实实在在地超越了政治,使两国的矛盾在文化上得到了和解,也使两国的普通民众从中获取了心灵的愉悦。
或许,这正是日本文化界乃至全世界喜爱宫崎骏与久石让的粉丝们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