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两提胡子的狗叫什么?
这个“胡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对成年男子上唇部的须毛(髭)和下巴上的胡须(髯)的统称。因为古人认为,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男子才能蓄胡须,所以用“有须”或“无须”来指代是否具备男子的阳刚气概——这往往是他们区分男人与女人、丈夫与妾侍的标志之一。 比如《礼记·檀弓下》就有:“冠而鬻(yù)之,尊其姓;丧而髡(kūn)之,贤者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戴着帽子卖弄风骚,是对自己姓氏的亵渎;在守孝期间将头发剃光,才是真正贤德的人。这里的“鬻”就是“留胡须”的意思,相当于今天的“勾引”“撩妹”。而一个没有胡须的男人,是缺乏男性魅力的——“无夫何为?”“未识夫子何须。”——《左传·桓公十六年》
这句问话的意思是:没丈夫了怎么办?难道要您老亲自去勾引吗? 不过,如果是一个没有成年的男子,一般是不蓄胡须的,否则会被人嘲讽为“毛没长齐的小子”,例如《论语·季氏》里有:“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哉!周任,吾未之敢愿也。”
这句话里“小人有礼,斯远暴慢矣”——“暴”是指粗鲁莽撞,“慢”是指傲慢无礼,这些缺点都是没有长大成人的标志。可见,当时的人们是用“有无胡须”以及“如何修饰胡须”来作为判断一个男子成长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