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有些啥?
微量元素就是人体需要量很小,很少的元素。 矿物质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无机矿物质和有机矿物质两大类。目前普遍认可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分类方法。 根据溶解状态的不同,将矿物质分为5类;
1.电解质,如钾、钠、钙、镁等离子;
2.金属元素,如铁、锌、锰、铜、铬、钼、硒、镍等;
3.非金属元素,如磷、氯、硫、碘等;
4.简单阴离子,如氟、氧、硅、铝等;
5.复杂阳离子或螯合阴离子,如钼酸根、锰酸根(MnO4-)、醋酸根(CH3COO-)、磷酸根(PO43-)等。 上述5类矿物质中除了前两类属于宏量营养元素外,其余均为微量元素。 根据矿质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水平不同以及对人体功能的影响程度不同,又可将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
1.必需微量元素 指机体不能自己合成,必须通过外界摄取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铜、锰、铬、钼、钴、钒8种元素。其中,铁、锌、 copper、manganese四种为常量元素,其他两种为微量元 素。这8种元素被称之为“微量元素的必需氨基酸”。
2.非必需微量元素 有毒元素:镉、铅、汞、砷。 惰性元素:锂、溴、碘、锡。 其他元素:锑、铊、锗、硒。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一类特殊元素,它们的含量虽然少(1克以下),但人体一旦缺了它们,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例如缺锌,婴儿发育不好,成人味觉退化,儿童不爱学习而显得“弱智”等等;缺铁,人们会感到乏力,抗病能力下降等。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不是均匀分布的,其中有的器官、组织和体液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低,而在另一些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含量则较高,有时可以高出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倍。例如心脏和骨骼肌肉中缺镉时,人们容易得心血管疾病,而肾脏和肝中缺镉时则易使肝硬化。
目前公认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种,即锌(Zn)、铜(Cu)、铁(Fe)、钙(Ca)、镁(Mg)、铝(Al)、磷(P)、硫(S)、钾(K)、氟(F)、氯(Cl)、碘(I)、硒(Se)、硅(Si)。此外,另有10余种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被检出而且含量相当稳定,对机体健康也有重要作用,但尚未证实有直接的必要性和排代性,因而未确认为人体必需元素。这些元素是:砷(As)、硼(B)、溴(Br)、铬(Cr)、钴(Co)、锂(Li)、锰(Mn)、镍(Ni)、锡(Sn)、钒(V)等。